伊朗国家通讯社(IRNA):据中国文化报消息,月到中秋分外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和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日益“圈粉”,其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人民的认同。国庆、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中国文化报特邀请伊朗汉学家好麦特讲述他的中秋情缘,并送上真挚祝福,表达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合作的美好愿望。全文如下:
我最近一次在中国过中秋节是参加2019“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时。当时我们来到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美丽的西安,与来自不同国家的汉学家朋友一起吃月饼、喝绿茶。那时候我们还不需要戴口罩,不需要因为防疫保持社交距离,大家放松地坐在一起聊天,体验中国书法艺术、茶道文化等,真的是前所未有的有趣经历。事实上,此前我在德黑兰大学中文系学习时也会和我的同学们一起过中秋节,大家聚会、赏月、吟诗,感受中秋节的团圆氛围。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中秋节和以前有些不一样。比较今年与去年的情况,我认识到生活教给我们的一些重要道理:人们应该珍惜此时此刻,应注重生活品质,过得开心快乐,要善待自己和他人。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中秋节的聚会、赏月、吟诗等习俗不重要了,但在我这个伊朗人看来,这些风俗习惯非常重要。中秋节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伊朗拥有几千年的波斯文明历史,类似习俗可以成为文明对话的基础。伊朗和中国要实现更广范围的对话,首先就得好好了解对方的文化与习俗。中国的很多节日蕴含历史传说和故事,这在我看来也正是节庆文化的魅力所在。
今年中秋节与中国的国庆节是同一天,可喜可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努力和成效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面对疫情扩散这么大的挑战,全球人民无疑要团结一心、共担风雨、共克时艰、共抗疫情,避免歧视行为和过度反应。我认为,东方文明中一些共通的价值观有助于我们实现这样的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和努力非常必要。
在波斯文明与中华文明中,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团结”都是宝贵精神财富,伊中两国互相学习、深入对话,一定可以在交流互鉴的基础上团结战胜疫情。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