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国家通讯社(IRNA):据浙江日报报报道,2020年,春风悦读系列活动开启了它的第8年,第八届春风悦读榜获奖名单也一并出炉。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生活。那么,我们能从阅读中获得什么?
第八届春风悦读榜获奖名单
第八届年度白金图书奖
《云中记》 阿来 著
年度致敬奖
《现代性的想象——从晚清到当下》 李欧梵 著
年度白银图书奖(虚构类)
《人生海海》 麦家 著
年度白银图书奖(非虚构类)
《波斯笔记》 李零 著
年度浙版好书奖
《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
王慧敏 (劳罕)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飞蝗物语》 陈应松 著
年度风向奖(博物科幻类)
《火星孤儿》 刘洋 著
年度春风IP奖
《长安十二时辰》 马伯庸 著
年度新人奖
《大汗之怒》 周思成 著
李零现在去逛书店,不会耐心地一本一本去找,经常是一进门直奔目标。正如他的行走,确定目的、做好功课、规划路线,然后就钻进地图上的山川中。
他把大地当成书一样,找到目标就直接阅读。
近年来,他走过中国,寻访过先秦诸子、秦皇汉武的足迹,有了《我们的中国》。又走过伊朗,探索古波斯的历史,有了《波斯笔记》。两部书一前一后完成,都是阅读大地的作品,都指向同一个核心——“中国”。
“我的专业有点乱,但说乱也不乱。我这一辈子,竭四十年之力,全是为了研究中国。”他说。
李零的学术之路非常宽广,涉及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思想史、方术史、军事史、艺术史和历史地理等领域,但核心还是围绕对“中国”的研究。
这部《波斯笔记》,聚焦于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时间上相当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书里采用比较研究,把古代中国和古代波斯的行政、疆域、文字、法律、货币、宗教以及王宫王陵、艺术等,一一对比。
为什么选择波斯
作为研究对象
李零是研究中国历史、中国考古的学者,他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广为人知。作为先秦史学者,忽然谈波斯,不免跨界厉害。
《波斯笔记》里,李零以他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去阐释波斯历史。翻完书才明白,他背后的问题意识根源,还是中国。为什么选择从中国与波斯比较的视角出发,来看西方、看世界,重新审视世界历史?
李零:波斯(今伊朗)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央,是古代世界互相交流的关键枢纽,波斯帝国不仅是伊朗高原的大一统,也是近东古国的大一统;同时,在所有早期帝国中,伊朗的三大帝国也与秦汉隋唐时期的中国最相似,在丝绸之路东西交往的历史上,伊朗与中国的关系也最密切。
我觉得比较研究就应该从两个方向对着读,相互校正,而不是一把尺子量天下。
晚清有“五大发现”,成就了现在的甲骨学、简牍学、敦煌学、西域古文字学、清代档案学。“其中三大发现都跟西域有关系,当时法国汉学家也正好从另一方向在从事这些研究,留学法国的冯承钧曾经编译法国汉学家的著作,他把它叫《西域南海史地研究》。
在这条路上有两端,西边一端很重要的就是伊朗,东边一端就是我们中国,所以“一头一尾”是中国和伊朗。我们只有卡住两头才能够搞清楚中段。
前些年,法国远东学院在北京搞过一个讲座活动,由中国的秦汉史专家和法国的罗马史专家对话,他们请我做评议人。其实我也是回答他们提出的一个问题:“中国和罗马是不是风马牛不相及?”凑巧当时在世纪坛正办一个“秦汉-罗马文明展”,大家都有一个印象,就是秦汉-罗马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和我们关系比较直接的还是伊朗。所以这就让我萌生了一个想法,这是我写这本书所关心的问题。
三游伊朗
寻找断壁残垣中的古波斯
《波斯笔记》为上、下篇,上篇十章为“历史—地理篇”,有关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政治、疆域、制度、宗教;下篇十章为“考古—艺术篇”,介绍宫殿、石刻、艺术品、博物馆文物。
“71岁的他,沿途只要有一个遗址在前面,哪怕是爬山、走十公里,他都非要亲自奔到现场。回来的时候两个膝盖都疼,次次都是如此。”
李零的朋友张木生说过,李零为了写这本书,去了三次伊朗,对德国、美国、法国的大博物馆所藏波斯的文物也都做了比较。
每次前往,都有摄影师随行。这些资料照片在拍摄时就有抢救和文物保护的意识,不但在视觉上有震撼人心的效果,而且以其资料的完整性,对当代中国域外考古、考察来说,也非常有价值。那么,站在古波斯的土地上,这位学者对什么印象最深刻?
李零:我自己比较有心得的,就是把这个时期(阿契美尼德王朝)纪念碑式的石刻整个系统地梳理了一遍。比如,书中就有关于波斯波利斯(位于伊朗境内的古城遗址)比较完整的北阶和东阶石刻的图像,这些图像我主要放在下编第三章波斯行省。其中北阶的照片完全是我自己拍的,东阶是任超(随行摄影师)照的,而且他还去了两次,打了灯光拍的。
这一批图像中,包括了很有名的《朝觐图》(后来很多石刻都模仿它),我做了一个分析,也跟亚述的石刻、萨珊的石刻和中国的石刻都做了比较。
我把这些石刻的来龙去脉,从波斯波利斯到纳克什·鲁斯塔姆的石刻之间的关系都梳理了一遍,从中看到一个特点:波斯所有的东西都是拿来主义,或者是亚述的,或者是米底的,或者是吕底亚的。
什么叫“大一统”?大一统就是兼收并蓄,把各国的艺术、各国的宗教、各国的语言统统地装在一起。
大波斯为何败于小希腊
从历史审视当下
在《波斯笔记》序言中,李零重提对希腊的讨论,关乎书的核心。
他对很多人“言必称希腊”的情况不满,在他看来希腊所谓的民主优越性,对大一统帝国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比如他引用美国伊朗史专家奥姆斯特德《波斯帝国史》。这位美国学者说,现在已经离雅典的公民大会很远了,现在美国也有跟波斯帝国一样的问题,所以不应该沉浸在希波战争以少胜多的故事里,而应该正视今天美国遇到的困难。
他对波斯史的研究,能为我们今天看待自己和世界,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新视角?
李零: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过顾准的《希腊城邦制度》。我想换一个角度,不是单向的希腊的视角,而是从两个方向来思考。也就是说,我们是否可以从伊朗史的方向来想想希腊史的问题?
40多年过去,中国变化太大,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心情,我们的想法,正在一步步发生变化。我们对西方的历史,对我们的历史,认识也很不一样。
经过对波斯历史的梳理,我发现,长期以来,以希腊史为中心的叙述模式,造成了一种文化立场。美国的伊朗史专家奥姆斯特德说:这是把东西方的关系刚好讲反了,因为那个时候最强大的是波斯,所谓希腊世界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在小亚细亚(不在雅典)。
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认祖归宗,把希腊当欧洲历史的源头。其实,现代欧洲跟罗马的关系要比和希腊更直接。
希腊是在现代背景下被发现、被解读、被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