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国家通讯社(IRNA):以下文章来源于丝绸之路波斯语 ,作者于桂丽:丝绸之路波斯语
——苏非神秘主义诗歌集大成者
(1)“波斯文的《古兰经》”
始于10世纪末11世纪初的苏非神秘诗,最先在波斯的道堂内流行,带有娱乐的性质,由苏非长老或歌手吟唱配乐的情诗,借以表达对真主的热爱和向往。从12世纪起,这种宗教神秘诗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出现用不同格律创作的、以阐述苏非教义和哲理为宗旨的大量作品,其中以萨纳伊的《真理之园》和阿塔尔的《鸟的心语》成就最高,影响力最大。蒙古人统治时期,随着苏非教团势力的日益扩展,波斯神秘主义诗坛一片兴旺景象,孕育出享誉世界的大诗人加拉尔丁·默罕默德·穆拉维(鲁米,1207—1273)。
穆拉维生于巴尔赫(今阿富汗境内),仕宦人家出身。其父巴哈丁·瓦拉德是著名苏非学者,兼任花剌子模地方朝廷(1127-1231)的文臣,失宠后取道巴格达去麦加朝觐,途径呼罗珊名城内沙浦尔时,与苏非大诗人阿塔尔相遇。阿塔尔将自己的著作《神秘论》赠送给年轻的穆拉维。朝圣归来,巴哈丁·瓦拉德携家眷前往叙利亚,后迁至塞尔柱朝廷统治下的小亚细亚,定居在科尼亚(今土耳其境内),从事传教和组建苏非教团。
穆拉维的一生主要是在科尼亚(当时称鲁姆)度过的,因此获得“鲁姆的毛拉”之雅号,简称“鲁米”。父亲去世时,他年仅24岁,继承教职,出任当地苏非教团的首领。鲁米自幼受到父亲的教育和熏陶,在伊斯兰教义学、哲学和文学等方面均有相当高的造诣。1244年,他与当时著名的苏非学者沙姆斯丁·穆罕默德·大不里士相识,结为莫逆之交。
鲁米墓地位于今天土耳其境内
穆拉维十分钦佩沙姆斯丁的为人道德和渊博学识,在其影响下,竟然完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道路。他毅然背离了原教团,转而成为萨姆斯丁的忠实门徒。穆拉维苏非教团弟子们非常嫉妒,几次迫害沙姆斯丁,3年后,萨姆斯丁被迫离开科尼亚,流落他乡,从此杳无音信。出于对导师和挚友的思念,穆拉维心神不定,郁郁寡欢。他深居简出,不在与外界来往,专事著书立说,直至寿终。
(2)知识的海洋
穆拉维被公认为波斯苏非神秘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他曾说:“萨纳伊是眼睛,阿塔尔是心灵,我们追随的是两位先辈的传统。”用“玛斯纳维”体写成的6卷本叙事诗集《玛斯纳维》,共约52000余行,是穆拉维的代表作。他从1258年开始创作,3年后完成第一卷,其余5卷的写作用了十多年的时间。除了援引经训之外,诗中还大量采用寓言、民间故事和传闻轶事等,借以阐发深奥的苏非教义和神秘主义哲理,宣讲各种道德修养问题。这部煌煌巨制,凝聚了诗人的全部智慧和学识,被苏非派奉为稀世珍宝典,称誉它是“知识的海洋”,波斯文的“《古兰经》”。《玛斯纳维》一反传统叙事诗集以颂扬真主、先知和国王为开篇的惯例,起笔就用笛声作比喻,点明作品的主题。
(3)笛声幽婉述衷肠
苏非派认为,人的灵魂远离自己的本原(安拉),巴不得能早日返本归原;但因受制于躯体和物欲横流的尘世而难以如愿,于是对在尘世的生活感到厌恶,对求见安拉不得而备受煎熬。穆拉维将芦笛的哭诉比作自己思念真主,渴望与主沟通的感情的宣泄,从而点明了写诗的旨趣。
听那芦笛阵阵哀鸣
似在诉说离愁别绪
你们将我与芦塘分离
又用我的哀鸣倾吐内心幽怨
凡经离别之苦
定要溯本求源
人皆渴望相聚
怎奈悲欢离合
自认知我懂我
实则心心相隔
哭诉内有隐情
然与何人诉说
笛声化为烈火
涅槃方能成活
点燃爱情之火
颂唱绝美悲歌
纵使苦难折磨
日夜辗转反侧
岁月任它蹉跎
有你万物可得
——艾群皓译
芦笛之泣
听啊!这芦笛怨声阵阵
似是诉说着离别悲伤
人们把我从芦塘割去
又借由笛孔倾诉心中悲戚
任何远离自己本源的人
都将努力寻根、怀念过去
我对人们的难过感同身受
与他们为伴、相依为命
每个人都自诩为我的知音
却无人知晓我内心的隐秘
我的隐秘或与哀泣相关
但仅凭感知也难以洞悉
哀泣阵阵化为烈火
心无烈火亦无谓生活
芦笛倾诉着洒满鲜血的路
路途艰难犹如马杰农之爱
我们日日夜夜
与痛苦相伴
与烈火一起
日夜消逝却无所畏惧
只因你与那纯洁之心
聆听这芦笛之泣
你一定会忘怀一切
——樊凡译
【作者简介】
于桂丽,女,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国际联络员。鲁迅文学院第35届青年作家(翻译家班)学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波斯语言文学、中伊文化交流、伊斯兰宗教哲学与文化。2006年12月毕业于伊朗德黑兰大学波斯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