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社(IRNA)德黑兰10月18电 不锈钢被认为是近代才发明的锻造产物,但是考古学家发现的新证据显示,早在1千年以前波斯人就已经懂得制造这种合金的早期版本,先进程度令考古学家感到非常惊讶。

伊朗国家通讯社(IRNA):所谓的不锈钢,泛指含有镍、铬、钼等元素的铁合金,其中最主要的铬元素含量必须超过12%,合金表面才能形成氧化铬保护膜来防止腐蚀生锈。虽然与现今打造出的不锈钢仍有一段差距,但《考古科学》(Archaeological Science)最新研究发现,其实早在11世纪,波斯人似乎就已懂得添加铬来打造铬钢合金,生产剑、匕首、盔甲和其他工具。

这项发现得归功于对历史手稿进行的后续考古研究。在团队参考的中世纪波斯手稿中,其中关于当地打造“坩埚钢”的做法,研究人员无法确认其中名为“rusakhtaj”的神秘化合物成分为何,因此特别前往伊朗南部Chahak考古遗址进行研究。

Chahak曾经是古代波斯生产钢铁的重要枢纽,也是伊朗唯一有坩埚炼钢证据的考古遗址,通过对Chahak旧坩埚炉渣的分析,研究人员成功识别出其中的钢颗粒含有铬,推测估计含量约在1%~2%。
由于其铬含量远低于现代,可以确定古老的波斯铬钢并不是“不锈”的,尽管如此,考虑到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直到近日都认定不锈钢的开发技术是近代才发明的.这仍是一项相当大的发现。

研究作者、伦敦大学考古学家Rahil Alipour表示,坩埚钢是非常优质的钢,由于不含杂质,经常被用来生产武器、装甲和其他工具,过去在印度、斯里兰卡、乌兹别克斯坦地区针对坩埚钢的研究,都没有发现其中具有任何含量的铬,因此可以说Chahak出产的铬钢相当特别。

添加铬元素对现代钢生产非常重要,能够提高强度和淬透性,在这项前提下,Chahak铬钢的性能比起古代铁器更与现代工具钢相似。在了解到波斯这种特殊的炼钢传统下,Alipour认为,未来或许可以通过检测坩埚钢中的铬含量来将其与其他人工制品区分,团队也计划将与博物馆专家合作,分享发现并协助鉴定相关考古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