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国家通讯社(IRNA):据海报新闻消息,两千年前,一条横亘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和伊朗的交流,2014年,伊朗青年学者纳赛尔重走丝绸之路,他在伊朗完成本科、硕士学业后,选择来到中国攻读博士,并成功入选“国际杰青计划”,开启了在山东科技大学的科研之旅。如今7年过去,他早已喜欢上了中国,并因为在中国和伊朗的友好交流上做出的贡献被评为“山东人民友好使者”。
为中伊经贸和能源合作贡献力量
算上读博,纳赛尔在青岛生活已经超过7年了。博士毕业后,他选择继续留在青岛,并入选“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简称“国际杰青计划”),开启了在山东科技大学的科研之路。
山东科技大学是一所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传统煤炭行业高校,这里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对于做数字科学、人工智能方面研究的纳赛尔来说,这是一个继续深入合作研究的机会,经过申请,通过“国际杰青计划”纳赛尔和山东科技大学牵手走到了一起。
纳赛尔表示,山东科技大学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他向更多伊朗学子推荐过,建议他们来学习和交流。
同时,他的专业方向为矿业岩石力学与工程,他已经先后发表近40篇高水平学术论文,2019-2021年期间,提出的三种非常规油气储层分析方法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家能源事业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积极推动山东科技大学与国际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已协助伊朗伊斯法罕理工大学和萨罕得科技大学与山东科技大学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
愿为宣传中国文化做贡献
采访中,纳赛尔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回答记者的提问。来中国前,纳赛尔会说土耳其语、波斯语和英语3种语言。“虽然读博士是全英文授课,可以用英语交流,但我刚踏上中国的那一刻起,就下决心一定要学会中文,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纳赛尔说,学会中文后,他觉得世界好像打开了另一扇门。表示“来华工作以后收获很大,研究上,在中国可以学习到很多以前学不到的尖端知识,学术进步飞速;生活上,中国五千年文明留下的很多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纳赛尔告诉记者疫情之前每年回国的时候,他会主动拜访熟悉的高中和高校跟师生进行交流介绍中国的人民生活风格和文化。也有不少单位、组织等因为自己感兴趣而会邀请他去给他们解释中国高校或企业的现况。他也会主动在一些国际平台上发日常生活和工作照片并介绍中国文化。后来有好多人说中国真是个wonderland(仙境),想来旅游的人也与日增加。
未来纳赛尔希望能够继续留在山东科技大学这片他热爱的山东土地上,做自己喜欢的科研工作,也为中伊友谊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