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玛目萨迪格(愿主赐他平安)圣训精选
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愿主赐他平安)的圣训,是伊斯兰智慧的宝库。 他的教诲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求知到修身养性,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以下是伊玛目(愿主赐他平安)的一些圣训精选:
▍关于求知
据巴希尔·达汉传述:艾布·阿卜杜拉(愿主赐他平安)说:“巴希尔啊!不追求真知的追随者毫无价值。若他们不能用学识自立,就会依附他人;一旦依附,就会被引入迷误之门而不自知。”[66] 这段圣训强调了求知的重要性,告诫追随者要努力学习,避免盲从和迷误。
▍七类火狱学者
艾布·阿卜杜拉(愿主赐他平安)说:
1. “有学者吝啬知识不愿传授,此类居火狱第一层;
2. 有学者受劝时傲慢,劝人时严厉,此类居火狱第二层;
3. 有学者只向权贵传授,轻视贫民,此类居火狱第三层;
4. 有学者以暴君之道行教,若被反驳或怠慢便恼怒,此类居火狱第四层;
5. 有学者搜集犹太教基督教传说以充门面,此类居火狱第五层;
6. 有学者妄发教令‘尽管问我',却可能错漏百出,此类居火狱第六层;
7. 有学者将知识作为炫耀资本,此类居火狱最深层。"[71] 这段圣训批判了七种背离学者本分的行为,警示学者要端正学风,避免虚伪和傲慢。
▍关于坚忍
伊玛目(愿主赐他平安)说:“坚忍是解脱的先导。当戒急躁,真主确知什么对你们最有益。”[72] 这段圣训强调了坚忍的重要性,告诫追随者要保持耐心,相信真主的安排。
归功于伊玛目萨迪格的著作
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愿主赐他平安)不仅以其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闻名,也留下了许多重要的著作。这些著作涵盖了教法学、哲学和伦理学等领域,至今仍对伊斯兰学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归功于伊玛目(愿主赐他平安)的著作:
1. 《红卷》[73]:据传是一部载有天启知识的秘传经典,现已失传。
2. 《正道明灯与真理钥匙》:现存印刷本,收录伊玛目箴言
3. 《神圣七章》:现存印刷本
4. 《贾法里圣训集》:现存印刷本,含一千段传述系统完整的圣训
5. 手抄《古兰经》:传为由伊玛目以库法体亲抄,现存地点不详
政治生平
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愿主赐他平安)的生平,正值伊斯兰世界政治格局剧烈变动的时期。他经历了倭马亚王朝的衰落和阿拔斯王朝的崛起,始终以智慧和远见,引领着伊斯兰社群。
伊玛目萨迪格(愿主赐他平安)的一生横跨倭马亚王朝最后十位哈里发时期——包括欧麦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和希沙姆·本·阿卜杜勒·马利克,以及阿拔斯王朝前两位哈里发赛法赫和曼苏尔·达瓦尼基。当希沙姆·本·阿卜杜勒·马利克召见时,伊玛目曾随其父伊玛目巴基尔(愿主赐他平安)前往叙利亚。伊玛目萨迪格的领导时期涵盖倭马亚王朝最后五位哈里发(从希沙姆·本·阿卜杜勒·马利克时代开始),直至阿拔斯王朝赛法赫和曼苏尔执政时期。
▌远离武装起义
尽管伊玛目萨迪格(愿主赐他平安)的领导时期正值倭马亚王朝衰落和崩溃阶段,但他始终选择远离军事和政治斗争,甚至拒绝了担任哈里发的邀请。据沙赫拉斯塔尼记载,易卜拉欣伊玛目去世后,艾布·穆斯林·呼罗珊尼曾致信伊玛目萨迪格(愿主赐他平安),认为他是哈里发职位的合适人选并邀请他担任这一职务。伊玛目回复道:“你非我之人,此时亦非我之时。”[75] 当艾布·萨拉玛邀请他担任哈里发时,伊玛目烧毁了邀请信。[76]这体现了伊玛目对政治权力的淡泊和对维护社群稳定的重视。
伊玛目(愿主赐他平安)也未参与当时反对政权的起义,包括其叔父"栽德·本·阿里"的起义。[77] 根据伊玛目萨迪格(愿主赐他平安)的一段圣训,缺乏真诚的支持者是他不采取行动的原因。[78] 尽管如此,他仍赞扬栽德的起义,并对同伴们说:“不要说栽德起义了。栽德确是博学诚实之人,他并未号召你们追随他自己,而是号召你们接受穆罕默德家族(愿主赐他们平安)的满意者。若他获胜,必会履行对你们的承诺。他起义只为推翻专制政权。”[79](添加: 这表明伊玛目虽然不赞同武装起义,但对追求正义和反对压迫的行动表示肯定和支持。
▌焚烧伊玛目萨迪格的住所
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愿主赐他平安)不仅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更遭受了残酷的人身迫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当属阿拔斯王朝统治者下令焚烧其住所的暴行。值得注意的是,在先知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愿主喜悦她)之后,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愿主赐他平安)成为第二位住所遭暴徒纵火焚烧的先知直系后裔。
根据穆罕默德·本·雅各布·库莱尼所著《卡菲》一书的记载,当哈桑·本·栽德担任麦加和麦地那总督时,奉曼苏尔·达瓦尼基之命纵火烧毁了伊玛目萨迪格(愿主赐他平安)的住所。据传述,在这次事件中,伊玛目住所的大门和前廊被烧毁。伊玛目(愿主赐他平安)走出房屋,踏过火焰行走,同时说道:
“我是平原深根的后裔[先知伊斯玛仪的称号],我是真主的挚友易卜拉欣的子孙。”[82] 这句话展现了伊玛目在面对迫害时,所表现出的坚定信仰和高贵气节。
伊玛目萨迪格的故事:开启智慧之门
伊玛目萨迪格(愿主福安之)留下了大量充满智慧的教诲,以故事的形式流传至今。这些故事涵盖科学、伦理、哲学等多个领域,收录于《Bihar al-Anwar》(光海,阿拉玛·穆罕默德·巴吉尔·马吉里西著)和《贤者们故事集》(烈士穆塔哈里著)等经典著作。《贤者们故事集》已有中文译本,为中文读者打开了了解伊玛目智慧之门。下面,我们将分享几则精选的伊玛目萨迪格故事,敬请赏阅。
▌请求祈祷
有一个人跑到伊玛目萨迪格跟前说:“请你为我向真主祈祷,让我的家境有所好转,我太贫穷了。”
伊玛目说:“我绝不会为你向真主祈祷的。”
“为什么呢?”
“因为真主不喜欢这样做,真主只命令人们每天去寻求衣禄,而你却想坐在家里,用祈祷来获得食物。”
出处:《Wasa'il al-Shia》(什叶派法源),2卷,529页,AmirBahador出版。
▌朝觐的同伴
有一个朝觐归来的人,来到伊玛目萨迪格跟前,介绍自己的旅行经过和路上的同伴,他特别赞扬了一位同伴。他说,这人是多么伟大,我们与他在一起感到很自豪,他每时每刻都忙于记念真主,只要到一个地方休息,他就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叩头礼拜,记念真主。
伊玛目问道:“那么他的工作谁为他完成呢?他的骆驼谁为他看管呢?。”
“当然,我们为这样虔诚的人做这些事感到很自豪,他只须去礼拜记念真主就行了,没必要做这些事。”
“所以,你们都比他高尚。”
出处:《贤者们的故事》,1卷,5故事。
▌自己的困难自己解决
有一天,伊玛目萨迪格带着他的门徒去一位亲戚家悼哀。途中他的鞋带突然断了,鞋子不能穿了,他就把鞋子脱下来用手拎着,赤着脚走路。
他的一位名叫伊本·阿比·亚尔夫尔的著名弟子见此情景,赶紧把自己的鞋带解了下来,双手捧着递给伊玛目,自己赤着脚走路。伊玛目对此很不高兴,并说道:“一个人遇到了困难,自己要承受这一困难,不要把自己的困难让别人来承受。”
出处:《Bihar al-Anwar》(光海),11卷,117页。
▌劳动者与阳光
尊贵的第六代圣裔伊玛目萨迪格(愿主福安之)身着粗布工装,手持铁锹正在果园中劳作。他辛勤工作至汗流浃背的境地。
这时,艾布·欧马尔·谢巴尼前来拜访,见伊玛目如此辛劳,心中暗想:“伊玛目亲自执锹劳作,想必是因无人相助不得已而为之。”便上前说道:“请将铁锹交予我吧,让我来代劳。”
伊玛目却答道:“不必。我本就喜爱为谋生计而经受劳苦,沐浴阳光。”
出处:《Bihar al-Anwar》(光海),11卷,120页。
注释
[66] 库莱尼,《卡菲》,第1卷,第33页。
[67] 即傲慢自大而不接受。
[68] 即逾越界限。
[69] 即若有人在侍奉他、善待他等事务上有所怠慢,便会触怒他。
[70] 即求知并传授知识,使人将其视为兼具气度与智慧之士。
[71] 胡尔·阿米里,《伊玛目原理精要》(《媒介补遗》),第1卷,第609-610页。
[72] 胡迈里,《贾法里耶特》,第72页。
[73] "贾法尔"(Jafr)——"贾"字开口,"法"字静符——指皮革。因当时纸张稀缺,彼时习惯书写于皮革、骨片、陶器等材料之上。
[74] 伊尔比里,《破障明鉴·认知伊玛目》,第2卷,第154-155页。
[75] 沙赫拉斯塔尼,《教派与学派》,第1卷,第179页。
[76] 麦斯欧迪,《黄金草原》,第3卷,第254页。
[77] 帕克特奇,《伊玛目贾法尔·萨迪克》,第183、184页。
[78] 伊本·沙赫拉阿舒布,《阿布·塔利卜家族美德》,第4卷,第237页。
[79] 库莱尼,《卡菲》,第8卷,第264页。
[80] 艾布·法拉吉·伊斯法哈尼,《塔利比殉难录》,第185、186页。
[81] 贾法里扬,《什叶派伊玛目思想与政治生涯》,第371页。
[82] 库莱尼,《卡菲》,第1卷,第473页。
Your Comment